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围绕“三农”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牧原食品公司董事长秦英林代表说:“农业不仅有干头,还有看头、有赚头。在很多人看来,养猪没技术含量,事实上,养猪现在也是高科技。我们正在研发大数据系统,发展智能化养猪。农业要强,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路子。”“在推进农作物栽培标准化过程中,要坚持走法治推进道路。建议立法机关建立健全对农产品质量进行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出台粮食质量监管条例,让政府部门监管有法可依。”哈尔滨市政协主席姜国文委员说。“农业科技创新应主动服务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服务农业的休闲、观光、康养等多种功能开发,通过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委员建议,整合多个部门的农技推广职责,突出农业高校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打通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西华营乡农民党永富代表说,农业要走向精细,必须依靠科技,在稳住“量”的同时提升“质”。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要善待土壤,停止再透支地力。“我这次带来的建议是依靠科技,在粮食主产区借鉴成熟模式,稳步自信走出咱自己的农业道路。”“这些年,我在河南、新疆等省区开展了示范,充分证明了农业‘既能高产,又能高端’的未来,关键还在土壤。”
湖南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代表说,在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十分有利于芒果生长,但当地不少农民不愿意扩大芒果种植面积,有的甚至不愿意继续种植芒果。原因是当地芒果生产销售大多以家庭农场或小规模生产经营为主,食品加工企业少,鲜果销售困难。当前,国内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税负较高、利润率低于其他行业。建议国家在税制设计方面,不仅要向初级农产品生产者倾斜,还要惠及下游农产品深加工行业,通过调节税收政策,扶持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