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一直以来是威胁人们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渐攀升,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那么心肌梗死最爱盯着哪些人群?心肌梗死如何自救和预防?本期养生为您说说心肌梗死的自救和预防。
“三高”中年人群正成为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
40多岁的男人常戏称自己是拼命三郎:上有老下有小,也恰好处在事业巅峰期,工作这根弦舍不得半点松懈。但身体却因为过度透支而提出“抗议”,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这些问题也跟着找上门来,再加上源自生活和事业的压力,发生冠心病甚至心肌梗死的几率大大增加。好多人对这些身体已发出的“抗议”视而不见,不愿意抽出时间接受正规的治疗。久而久之,在某些诱因的刺激下,急性心肌梗死就突然找上门来了。专家指出,对于有可控危险因素的中年人,积极地控制“三高”,配合早期必要的抗血小板预防(主要是阿司匹林),再加上生活方式的改善,可以使中年人远离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
高危信号有哪些
当你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下列现象时,应提高警惕,及时求医,以便早期发现冠心病,预防心肌梗死。
1. 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或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或放射到肩、手臂或颈部。
2.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
3.饱餐、寒冷、看惊险影片时感心悸、胸痛。
4.在人流较密集的公共场所或在上楼梯、爬山时,明显感到胸闷、心悸、呼吸不畅。
5.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清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
6.性生活时感到心跳、心急、胸闷或胸痛不适等。
7.有长期发作的左肩痛,经一般治疗反复不愈。
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过速或过缓。
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前多会出现各种先兆症状。在心肌梗死发作前1-2天内,患者心绞痛发作会比以前次数增多,服用硝酸甘油片效果不明显。患者自觉胸骨下或心前区剧烈而持久的疼痛,或心前区闷胀不适,疼痛有时向手臂或颈部放射,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症状。有些患者无剧烈感觉,或由于心肌下壁缺血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剧烈疼痛,但会表现更加严重,休息和服用速效扩血管药物不能缓解疼痛。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患者要立刻停止任何重体力活动,躺下休息,观察病情,平息激动的情绪以减轻心肌耗氧量,如果发现病势加重,应抓紧请医生,并立即进行现场救护。急性心梗的表现形式多样,有些患者以晕厥、腹痛、牙痛或者头疼就诊,却无相应脏器的病理改变,也不可忽视心梗的存在。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方法
若身边无救助者,患者本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救援到来之前,可做深呼吸、用力咳嗽这些有效的自救方法。作为家属,如果发现家人突发心肌梗死,应该果断急救。
1.拨打120:尽快与医院、急救站联系,请医生速来抢救或送医院抢治。
2.就地平卧:立即让病人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严禁搬动,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3.镇静:如有家用常备药箱,立即取出硝酸甘油片,或者速效救心丸让病人含化。同时使病人镇静下来,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
4.吸氧:如有供氧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
5.心肺复苏:如病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家人切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拳击心前区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若无效,则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医生到来。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黄金1小时”
一旦出现持续的胸痛可能提示突发急性心梗,患者的家属以及周围的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不要错过最佳抢救时机。血管阻塞后心肌大约30分钟左右开始坏死,6-8小时左右完全坏死,在这期间越早打开阻塞的血管,存活的心肌就越多。如果心肌梗死能在1小时内得到有效施救,康复后跟正常人一样;但如果在1个半小时后抢救,心肌将出现坏死,且时间越长,心肌坏死越多。当今国际和国内心血管界认为:在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开通血管的时间控制在90分钟以内,能使心肌梗死患者的获益最大化。但遗憾的是,有一半患者因各种原因而错过了急救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