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心肌梗死,就要先说说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脉管腔狭窄、心肌缺血缺氧的主要原因。心肌的血液供应来源于发自主动脉根部的左、右两支冠状动脉,当这两条动脉及其分支发生粥样硬化或血管痉挛时,会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超过50%-70%时,会发生冠状动脉循环障碍,致使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氧供需不平衡,出现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当冠状动脉管腔完全堵塞导致心肌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其坏死,便会引起心肌梗死。这是冠心病最危急的一种类型,病死率极高。
急性心梗表现是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药物不能完全缓解,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我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并有年轻化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例,现患至少200万例。
冠心病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一、高龄男性、绝经后的女性和有冠心病家族遗传史的人群;二、“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尤其是高胆固醇)的人群;三、吸烟、酗酒、久坐、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精神心理压力大的人群。
除了这些危险因素,在冠心病的基础上发生更加严重的急性心肌梗死往往存在一定的诱因。常见的诱因包括:冬季寒冷,情绪异常激动,过度劳累,饱餐,用力不当(拎重物或便秘)、噪音以及雾霾污染等。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情况存在明显的昼夜和季节节律变化:每日有3个发病高峰,即7:31-8:30、14:31-15:30和23:31-0:30。按月份来看,11月发病率最高,若按季节来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冬秋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