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乡村故事

一块用唐代贡茶为原料做的点心

  说起茶饼,可能许多爱茶喜茶之人,就会想到制成饼状的茶叶。但是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的茶饼却是只有在当地才特有的一种糕点——紫笋茶饼。“我们的茶饼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以紫笋茶作为原料。”近日,笔者来到顾渚村土特产市场的林家铺子,老板林瑞炀已经在为制作茶饼做准备了。
  一旁的桌子上,大碗中浸泡的茶叶尤为醒目。“茶叶浸泡前要用手搓细,然后先用热水润一下,再用冷水浸上一夜,这样浸泡出来的茶不仅茶叶细腻,茶水营养成分也不会流失。”说着,林瑞炀拿起筛子,将茶叶水与茶叶进行分离。制作茶饼的紫笋茶颇为有讲究,一般以高山上的野生茶为宜。
  很早以前在顾渚村一带,常有山民攀上峭壁,去采摘那些生长了千百年的野生古茶树上的鲜叶,制作上好的茶饼。在林瑞炀的记忆中,自己的爷爷奶奶就有这一门手艺。
  随着这几年水口乡农家乐不断发展,2013年在外工作的林瑞炀也辞职回老家开起了农家乐。“我去过很多旅游景点考察,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特产。水口这几年乡村旅游发展越来越好,但本地特色旅游食品尚未充分开发。”从黄山、庐山、金华等地考察回来,林瑞炀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酥饼很常见,但紫笋茶制作的酥饼却不常见。为何不将老手艺创新传承下去呢?“紫笋茶饼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林瑞炀在不锈钢台面上撒上面粉,将茶叶水缓缓倒入面粉中不断搅动,等发好的面团具有弹性,即可反复揉透后擀成长方形的面皮,然后均匀地抹上一层菜油,再撒上面粉。“卷的过程最考验功夫,不能破,破了就要重新做了。”说完,林瑞炀自上而下将面皮卷起,搓成长圆形后熟练地切成每个15克左右的小段。随后,像包汤圆一样把豆沙馅料包进去,收拢捏严,收口朝下放在案板上。再擀成圆饼,撒上茶叶末,饼坯就完成了。“紫笋茶饼的口味比较丰富,有梅干菜肉馅、芝麻馅、豆沙馅,但茶叶这个重要的原料不变。”待做完一整盘饼坯,林瑞炀带上厚手套,将其放入220℃的烤箱中。半小时后,打开烤箱,色泽金黄的茶饼已成型。“最后还有一个关键步骤,要放入碳火烘箱静置12小时。”林瑞炀介绍。碳火烘烤好的紫笋茶饼,一股淡淡的茶叶清香扑鼻而来。轻咬一口,满口酥脆,香而不腻。“紫笋茶饼不仅好吃,因为放入了茶叶,还有明目的效果。”林瑞炀说,在顾渚村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范蠡西施助越胜吴后,弃官隐居,最先在太湖西岸宜兴、长兴一带筑陶。因恐范蠡患窑火热翳之症,西施慧心研方与当地药师合制成以茶为原料的防翳饼食。
  如今,水口乡成了浙北最大的农家乐聚集区,每天接待游客近万人,而紫笋茶饼也成了游客来水口必购的特产。林瑞炀说,销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5000个紫笋茶饼。 吴丽燕 李世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