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老党员郑宝水,每天都会出现在杭州临安区天目山镇九里村的“久颐养老驿站”,免费为村里老人剃头。这里,还无偿开放健康检查、足疗、洗衣、棋牌等15项活动,食堂就餐一顿只需3元钱。
这样的养老驿站,临安已有4家;郑宝水这样的志愿者,临安有61人。在党员志愿者与乡贤助力下,临安正在打造“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升级版,为广大山区老人带去便利。
服务活动少、老人不愿来,曾是许多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困惑。然而,自9月1日试营业以来,“久颐养老驿站”却越办越红火。早上7点多,82岁的王老伯步行5分钟来到驿站,与其他老人一起看电视、下象棋,直到晚饭后回家。“老人一天比一天开朗了。”王老伯的子女说。
最热闹的地方是老年食堂。“伙食标准为两素一荤一汤,9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九里村老年协会会长周生苗说,食堂开放至今,每天都有50多位老人就餐,对一些高龄、独居的老人,养老驿站还会送餐上门。
“养老驿站辐射周边3个村共1200多名老人,它是照料中心的升级版,能更好地满足农村老年人的需求。”周生苗介绍,全新亮相的久颐养老驿站,拓展了康复与助餐等功能,新添置了12张床位,其中2张为护理型床位,提供日托服务;新增设康复室,配置按摩椅、按摩棒、血压计、轮椅等,依靠村医务室,提供基本的康复医疗服务。一位老人告诉笔者:“城里老年人有享受的项目,这里也有,而且不收费。”
不收费的养老驿站,如何维持运营?临安区老龄办主任王泉水道出了真相:“久颐养老驿站的模式,可归纳为‘好村风引领、党员带头、社会参与’。”好村风就是尊老爱老;党员带头,是指养老驿站里建有“党员爱心菜园”,为老人供应新鲜蔬果;社会参与,一方面是每天都有志愿者来进行义务服务、轮流值班,另一方面是社会乡贤积极捐款资助,仅老年食堂就收到了8万元。
除了4家养老驿站,临安还通过多种形式,使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区实现了基本全覆盖。今年以来,该区通过改造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支持中短期托养、家庭护理培训、康复器具租赁等服务,先后建成投用6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家示范型老年食堂,4家示范型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打造“全链条、全闭环”养老服务模式。 张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