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消失了1300年的宝贝,从日本带回国,被浙江常山恒寿堂柚果股份有限公司种在白石镇的柚香谷里。走进常山县白石镇草坪村的山坳里,满眼是连片的日本柚,“这连片的日本柚是我们公司从日本引进的,现在已经栽植了60万株,密植在2000亩的地里,其中在白石镇是1500亩。”浙江常山恒寿堂柚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胤之告诉笔者,公司第一期日本柚将于2019年收果,一株约七八个果,产量预计在500吨左右。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这日本柚的“根”在中国,在宋胤之的努力下,消失了1300年的宝贝终于又回来了。
胡柚是很好的地理标志产品,但其加工产品软肋是它的香味和口感。“日本柚的特点是酸度高,如柠檬。”经过近五年的考察,宋胤之发现可以利用日本柚,提升常山胡柚加工产品的香味。于是,“恒寿堂”开始把两种柚子结合起来做成产品。
公司以胡柚和日本柚作为原料,开发生产出10余款不同口感的饮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供不应求。但由于日本柚产量少、价格高,采购成本大,该公司便决定自主育苗和种植,从基地开始做全产业链。
把日本柚引进常山,经前期试种取得成功后,公司就在白石镇流转了1800余亩土地,并于2017年进行了育苗种植。目前,60万株日本柚长势良好,到明年就有部分挂果了。“按照生产配方测算,3万亩胡柚搭配1万亩日本柚,将来的产值可达100亿元。”宋胤之信心满满,公司打算在未来2至3年的时间里,扩种到1万亩。今后,公司还将继续围绕柚子推出调味品、糕点食品以及护肤品等深加工产品。除此之外,原生态的柚子农场,肯定又能吸引游客,以后还将开展民宿酒店、生态旅游等项目,也都顺理成章,柚香谷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基地。
胡宗仁 毛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