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地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中心地带,南部是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北部有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防沙治沙对构筑全国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作用。
近日,由武威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武威市防沙治沙条例》规定,在沙化土地范围内禁止砍挖灌木、药材及其他固沙植物,放牧,焚烧秸秆、垃圾、林草植被,其他破坏生态植被的行为等行为。同时,指出在规划期内不具备治理条件以及因保护生态需要不宜开发利用的连片沙化土地,应当规划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实行封禁保护。《条例》同时规定,封禁保护区所在地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在封禁保护区设立标牌,明示封禁保护区的范围、界限和保护措施。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禁止砍伐、樵采、采药、猎捕、勘探、开垦、采石、挖沙开矿和滥用水资源等一切破坏植被的活动。
《条例》还强调,禁止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安置移民,对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的农牧民,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组织迁出,并妥善安置,尚未迁出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由所在地县(区)人民政府妥善安排。同时,禁止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进行修建铁路、公路、机场等建设活动。确需修建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报批。
据悉,武威是全国荒漠化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荒漠化面积3262.8万亩,其中沙漠化土地2289万亩,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65.5%、45.9%。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271.1万面,危害严重的风沙ロ286个,风沙线长达654公里。尤其民勤县沙化土地占国土总面积90%以上。
(据人民网 南如卓玛/文2018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