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如于无字处读书,于无声处听音,空无一物的背后,包含丰富的信息量。
闲时,我喜欢欣赏小提琴曲《梁祝》,尤其喜欢高潮部分演奏完毕之后,突然静下来的那几秒钟的留白。此时无声胜有声,乐曲兀自在头脑中延绵不绝,余音缭绕,眼前仿佛出现一幕幕画面,令人的情感慢慢释放。
艺术有留白之美,生活中,无论做人做事,无论于人于己,很多时候,也需要留白,这是一种处世智慧。
朋友小郑祸不单行,女儿患病入院,妻子又遭遇车祸骨折……朋友们听说后,商量着或联袂探望他,或者轮流打电话给他送去问候,希望友情的安慰和关怀,像一缕暖阳,照亮他被不幸的阴霾笼罩着的心灵。我却认为,当一个人处于最烦恼、最忙碌的时候,最需要拥有一点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处理事务,也可以一个人静静,想一想,借着时光流水的冲刷,过滤掉不良情绪。因此,现时不宜探望他或打电话给他,否则,哪壶不开提哪壶,反倒容易触及对方的痛点。朋友们深以为然,待情况好转后再去探望和问候。
给遭遇不幸的亲朋一段留白时间,暂时不打扰,道是无情胜有情。
孩子生日,邀请几个要好的同学过来玩。给他们准备好美味的蛋糕和其他美食之后,我和妻子对了一下眼色,然后对孩子说:“我们有事出去一会儿,你负责招呼好你的小伙伴们。”孩子听了,眼中绽放出快乐的光彩,连声说:“放心吧,你们去忙你们的事情。”我们刚出门,门缝里便传出如雷般的欢呼声,我们相视一笑。
为生日的孩子留白,把无拘无束的氛围留给他和他的小伙伴们,让他们尽情释放内心的欢乐,貌似无爱胜有爱。
为人处世,学会留白,懂得留白,也是一门学问。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体贴的人,一个大度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是个留白高手。
(摘自《广州日报》 李职贤/文2019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