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千年古树也和人一样会‘中暑’,如果不对症下药,就很容易错过抢救时机。”日前,在武义县泉溪镇巩宅村护国寺旁,一棵“中暑”的千年罗汉松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巩宅村是武义的一个古村落,村口的护国寺,建于唐朝咸通八年(公元867),明朝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进行过修建,清朝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由巩善棠等募捐重建,占地约800平方米。这棵千年罗汉松就位于厅前。据村民说,原来这里有两株罗汉松,另一株因被白蚁蛀蚀,没有保存下来。现存的这棵古罗汉松有1200多年历史,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树高7米,冠幅3米,树干破胸、空洞,因多年前曾发生火灾,树干上还有火烧痕迹。
前不久,有村民发现,古树的部分枝叶出现了枯死现象。很快,武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两名林业技术人员冒着高温来到巩宅村,现场查看部分枝叶已枯死的千年罗汉松。林技人员发现护国寺周边地面硬化后,严重影响古树的呼吸,加之树冠下搭建了雨棚,高温下雨棚辐射的热量加速了古树水分的蒸腾,导致古树部分枝叶枯死。
林业专家介绍,古树等级分为一、二、三级,保护古树名木需将古树投影范围内的道路改建成绿化带。不同等级的古树所需的绿化面积不同。一级古树名木保护范围为距树冠垂直投影以外5米所围合的范围,二级、三级分别为3米、2米。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土壤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古树名木的保护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气温变化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如在古树周边硬化道路,不仅影响地表下的植物根系,还会因地下空气不流通,导致根系在高温条件下被“灼烧”。
光照强度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古树名木四周保护范围内是不允许建造房屋的,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古树的采光。如果古树周围长了些其他杂树,也应砍除。
此外,古树名木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不宜过酸或过碱,且要避免受污染。古树旁应禁止乱堆垃圾、乱弃有害物质。“古树周围的地面硬化影响了树木的正常呼吸,拆除硬化的水泥地面,让根部透水、透气,适当施肥,恢复古树正常的生长环境。”经过专家会诊,武义县林业技术人员为千年罗汉松对症下药制定了复壮复绿救护方案,下一步将重点改善地下环境,加强地面保护,通过改良土壤、改善营养供给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让古树重新焕发生机。
舒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