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美食赵自力\文
老家有句话,“霜降摘柿子,立冬打枣子”。
老家有一片柿子林,每年霜降前后,摘柿子的人络绎不绝。老家的柿子味道甜美,品相又好,深受附近村民青睐。大概是柿子太多了,普通的柿子也被我们吃出了花样来。
田埂上的柿子树,充分享受阳光的普照,结的柿子不仅个大,味道也格外甜。那里的柿子,我们从小就称为甜柿。甜柿个大皮薄,轻轻挑破点皮,嘴巴一吸吮,一股甘甜的汁水就流进了喉咙。边吸边轻轻捏着柿子,越吸越有滋味。也有聪明的小朋友,在竹园里砍下竹枝,把竹管当吸管,插在柿子里,也挺有意思的。
屋后的柿子总是成熟得迟些,甜柿吃得差不多了,屋后的还没熟透。小孩子总是经不住诱惑,把七八分成熟的柿子摘些下来,放在窗台上晒。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捏柿子,哪个软了就吃哪个,正如俗话说的“柿子挑软的捏”一样。晒熟的柿子水分要少些,一边剥皮一边吃,吃完一颗眼睛还在找下一个。
爷爷奶奶的牙齿不好,肠胃也不太好,但都格外喜欢吃柿子。母亲总是把柿子洗净后,小心去掉籽,加些新鲜的小麦粉,放油锅里用温火炸。炸出来的柿丸子,金黄色的样子看起来就好吃,咬一口软软腻腻的,可以说是外焦里嫩,口感很不错。
等山上的柿子成片成熟时,满山都是红彤彤一大片。父母常常差我们给附近的亲戚送些,剩下的母亲就做柿饼。柿饼不仅好吃,还可以放很长的时间,从深秋一直可以吃到隆冬。
老家的柿子,变着花样去吃,真是一种幸福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