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周刊

山西南关村:

52年来只报销两次招待费

  10月23日,山西夏县南关村桥下街村民组长王春新和几个村民来到村委会,打开财务档案铁柜,翻出保存几十年的账本和一厚沓泛黄的原始单据,找到了1958年发补助的凭证。老王高兴地说,有了这个账,省里给的补助如何发就有了依据。
  村党支部书记温进喜说,我们的财务账簿,从1955年保存到现在,先后有好几起民间纠纷都是通过查找账目而调解好的,村务公开透明,村民们愿意查什么,什么时候查都可以。
  南关村是夏县最大的一个村,有37个村民组,2200多户8000余口人。今年60多岁的村党总支委员裴保成,干了37年会计,他说,为了当好这个“家”,历任村干部都把村里每笔收入和支出以及集体和社员的往来账记得清清楚楚,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南关不但账目清,而且53年来账上只报销过两次烟酒饭费条子。裴保成说,一笔是在香港回归时村里庆祝,给每个表演方队发了一条烟,共1000多元。另外一笔1000多元的饭费开支,是村里组织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组长参加南关三所学校教学大楼竣工时的集体饭。
  (摘自《山西日报》 赵向南张秀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