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周刊

中国茶要走出“有名无姓”时代

  “立顿红茶每年销售额现已突破30多亿美元,几乎相当于我国农业产值的70%。我们协会举办的2007年全国茶业百强企业评比中,我国最大一家茶企一年的销售额才10亿人民币。”当中国茶业流通协会副会长王庆在最近举行的一次茶业营销论坛上抛出这个数据时,引起在场业内外人士的强烈共鸣。
  中国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不仅名茶林立,而且中国茶叶产量高居世界第一。但提起名茶品牌,却难以让人脱口而出。业内人士将中国茶的这一现状称之为“有种类、有名茶、无名牌的‘有名无姓’时代”。“与中国茶现状产生强烈对比的是,英国不产茶,但‘英国立顿茶’却无人不知,中国茶市场缺乏‘品牌’巨头太久了。”王庆说。据相关统计,我国目前六七万家茶厂中,注册品牌的仅有近1000家。目前,中国出口茶叶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仅值两美元左右,平均茶价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兰卡低六成多,甚至比肯尼亚的茶叶价格还要低20%。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中国目前只是世界产茶第一大国,而不是世界茶业强国。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茶叶资源分散,茶叶生产主要是小规模、分散化,企业创名牌很困难。2008年是奥运年,也是中国茶更好地走向世界的大好时机。当年,韩国借奥运会将泡菜推销到世界,中国茶能否抓住机遇借道成为世界品牌茶?
  王庆建议,在保护茶业的基础上,选择品牌影响比较大,规模化程度比较高,市场占有程度比较好,在消费者中有较好美誉度的茶企业,整合品牌,把企业做大做强。如西湖龙井现有300多个品牌,严重分散了资源,如果只专注打造三五个品牌,并利用品牌美誉度,跨出茶叶市场,走向茶饮料、深加工等,才有可能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与立顿等国际品牌一较高低。
  (摘自《经济参考报》 陈冀/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