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周刊

“养猪热”催逼源头调控

  肉价持续高企之际,在湖北监利、京山两个“养猪大县”,生猪市场持续升温,两县农村正出现一股罕见的养猪热潮。调查显示,监利县2006年生猪养殖大户只有213户,2007年底已增至1023户;京山县生猪养殖最高的年份也只有30多万头出栏,而目前仅规模养殖量便有50万头。
  一方面,生猪规模养殖受猪价高位拉动迅速上升;另一方面,仔猪跨区域流通限于种源不足,也有趋增势头。基于此,生猪疫病的传播风险正开始加大。
  京山县农办主任姚明海分析说,从多年来摸索的规律看,农民养猪每10年为一个周期,由于生猪养殖周期较长,母猪种源培养一般要两年时间,一年培种,一年观望,这决定了母猪种源的恢复时间相对较长。现在买进一头60斤的母猪要1300元,养到产仔需11个月,成本2000元,总共需3300元左右。在目前行情下,母猪一胎8头至10头,养到30斤时出售,只有每斤卖到14元左右才能保本。一旦行情下来,一头母猪只能卖800元,要亏2500元,风险很大。
  姚明海建议稳定机制要从种源抓起,特别是对有祖代繁殖能力的种猪场要加大扶持力度。种猪场多产母猪,就可以平抑母猪价格,仔猪价格也会随着下降。抓生猪种源是通过建立机制储备了一批“看不见”的猪肉,一旦出现市场波动,可通过调控交配频率,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比单纯向市场投放储备肉的手段要有效得多。 (摘自《瞭望新闻周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