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农论坛

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徐建华
贯彻十七大精神 推动“三农”发展
县(市)长笔谈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又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它是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主线,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现代物质装备为条件,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以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为保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其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鉴于对现代农业的基本认识,发展现代农业应包括推进农业规模化、区域化、企业化、标准化、设施化、生态化,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并采取以下基本措施:
  一、转变观念。现代农业要发展,产业拓展延伸是关键。要突破农业就是种养业的观念,大力拓展农业产业的领域和范围。要跳出农业发展农业,实现农业一二三产齐头并进,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体系。
  二、龙头带动。龙头带动一靠龙头企业,二靠企业化经营的专业合作社。对农业龙头企业要改变按批次评定、终身享有的做法,要每年评定一次,以销售规模、建立基地、带动农户为主要指标,逐年提高标准,优胜劣汰,不搞终身制。对符合标准、认定为农业龙头企业的,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重在规范化建设,以带动农民、连接基地为主要考核指标,并给予奖励。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
  三、项目拉动。一是抓好现有项目的实施,完善工作机制和管理办法,提高乡镇(街道)的积极性,使工作更有成效。二是整合资源实施新项目。以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为契机,稳存量、调增量,优化支出结构,包装实施新项目,集中财力办大事。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既要招外地企业,又要招本市工商企业投资农业。要侧重实施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配送项目、专业市场等项目,以加工、销售带动种养殖业发展。
  四、改革促动。逐步推进社区、农村股份制改革。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恢复发展活力。鼓励土地、山林及农业企业、生产要素的流转,促进农业发展。鼓励专业大户、农业企业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采取招标承包、长期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以较高的土地租金和股份分红,吸收农户的承包地,实现零星分包的耕地、水面、园地、林地的集中规模经营。
  五、政策推动。按照“六化两完善”的要求,研究制定农业农村发展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扶持导向目录,制定各个产业的发展规划。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和调整政策,建立完善、统一的农业政策体系。加强农业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作用。
(作者系建德市副市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