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东 林炎炎
目前,浙江农业的发展已进入科技创新的阶段,农民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指导和服务,农技推广队伍将承担更加繁重的任务。健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和队伍,是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科技推广支持力度,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重要措施和办法。然而,目前我省一些地方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仍存在队伍不稳、保障不力、创新不足等问题。为此,笔者建议:
1、构建新型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应将农口现有分散的7大员整合在一起,组建成乡镇农技推广中心。“中心”职责是制定全乡镇农技推广中长期规划和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规划,提出农业科学试验意见、年度推广目标计划、试验推广经费预算及用途等,落实农技试验、推广任务,向上级申报各类农业项目。中心主任可由分管农业的乡镇长兼任。
2、减少乡镇农技人员行政事务。乡镇农技人员应从行政事务中摆脱出来,使之聚精会神搞推广,一心一意谋生产,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如果需要他们联村,也应结合其专业,到建有试验示范基地、农业规模生产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的村去。对借调到其他部门的农技人员应尽快归队,确应工作需要不能归队的,应取消其农技人员的资格,以便补充农技人员。
3、确保必要的农技推广经费。农业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新品种、新成果推广,还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测土配方施肥应用、动植物疫病防控,都需要依靠仪器设备,才能得出科学结论。因此,要尽快改变乡镇农技机构办公条件简陋,靠一双眼一张嘴搞推广的局面,确保必要的推广经费。
4、提升乡镇农技人员科技素质。加强对乡镇农技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区域创新水平,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需要。省、市、县级农业部门应作出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落实经费。乡镇政府也应主动联系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输送农技人员去深造学习。
(作者单位:温岭市农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