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农论坛

言论

“我们眼里的小事往往是群众的头等大事”

  ——最近,重庆市组织了市里各个部门机关干部“大下访”,集中处理群众上访信件,一个月就解决了1600多件长期悬空、久拖不决的信访案件。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说,有些同志当干部的时间长了,对老百姓的事就有些麻木了,对群众的困难看不到,也听不进。一听有人上访,就嫌麻烦,甚至认为是“无理取闹”,不知不觉站在了老百姓的对立面。事实上,绝大多数百姓去上访,都是事出有因。我们眼里的一些“小事”,往往就是群众家庭生活的头等大事。绝不能把他们拒之门外,让他们感到“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当干部的一定要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想事儿,这才能解决问题。
用“十年后的政绩”来评价干部
  ——扶持农民种一棵核桃树,5到10年后才会挂果、见效益。有多少干部愿意干这样的“傻”事?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近日在调研山区核桃产业发展时说:“云南省委就是要用‘十年后的政绩’来考核评价干部!”
  白恩培指出:“很多干部求政绩心切,一说修路、架桥、搞高楼都很热心,因为这些事情都是摆在面子上的政绩;而一提兴办教育、培育产业、助农增收就打不起精神,因为这些事情不容易在任内见到成绩。这样的政绩观要不得!”
  “看待一个干部既要看他当前的‘显绩’,更要看他长远的‘潜绩’。要用‘十年后的政绩’来考核评价干部。”白恩培强调。
村镇银行应向中低收入农户倾斜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说,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开设了20多家村镇银行,4家贷款公司,9家农村资金互助社。从现实情况看,村镇银行发展速度较快,但总体发展不平衡,水平参差不齐。此外,村镇银行的主要定位是解决小企业、微小企业以及一般农户的贷款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大多倾向于种养业和专业大户以及规模较大的企业,“放大不放小”现象普遍存在。当然,这些农户和企业确实也有资金需求,也不应完全苛求银行。但中低收入和贫困农户更需要资金帮助,也许几千元的小额贷款就能改变他们的生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