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周刊

邓小平晚年反思中国发展道路

  1993年9月,邓小平与其弟邓垦的谈话,是一篇研究邓小平晚年关于中国发展思路问题的重要文献。尽管从公开发表的文字来看,这篇谈话篇幅不长,但内涵丰富,立意高远,反映了邓小平在中国发展道路问题上的新理解、新认识。谈话既有他对主政中国期间发展思路的总结,又有他对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出现新问题的洞察,还有他对未来中国发展问题的提醒。
“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发展之路,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反思建国后特别是十年“文革”的深刻教训确立起来的。邓小平在其主政中国期间反复强调,要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现代化建设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发展是硬道理,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等等。发展起来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
  “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这是邓小平基于1993年的新认识,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之路存在问题的深刻反思,表明邓小平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思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局限性有了深刻洞察。
  上个世纪90年代,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基本上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整个中国开始从温饱社会向总体小康社会过渡。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一旦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之后,必然会提出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走出温饱社会以后,发展思路必须根据新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仍按照温饱社会的发展思路来推动国家发展。结果,一方面我们的物质财富总量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多条腿短的局面,为我们的进一步发展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1993年9月,邓小平提出的上述论断表明他首次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从邓小平思想的发展脉络来看,过去他一直认为,经济建设搞好了,就能牵住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牛鼻子,但是这个谈话表明,邓小平晚年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他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即使是经济建设搞好了,还会出现一些其他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同样会危及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为了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对原来的发展思路进行调整,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收入差距问题“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
  收入差距问题“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这是邓小平在深刻分析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中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以后,对未来中国发展之路的深刻提醒。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我们没有根据新的发展阶段的要求对我国的发展思路作出有效的调整,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日益突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发展的实践表明,分配问题搞得好不好,确实是一个与发展经济问题一样关乎国家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其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能否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而实现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而且就其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来讲,如果搞得不好,最终会从根本上影响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强调:“这个问题要解决。”虽然“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但是一定“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解决这些问题。”否则,“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摘自《学习时报》宋福范/文 2009年6月29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