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周刊

重庆“粮王”开辟种田新模式

  梁自然是重庆朱沱镇石对窝村的村民,早年外出务工,2003年回乡开始搞大米深加工,年销售收入达到2600多万元。为了提高稻米品质,他萌生了自己租地种稻的想法。
  目前梁自然共承包了10712亩稻田种植水稻,变身重庆最大的“粮王”。他采用了与农民合作生产、由农民自由选择的三种组织模式:
  第一种是成立劳务专业合作社,由转出土地的村民组成,梁自然和他们签订劳务全程承包合同。梁自然承担农药、化肥、良种、农机等投入,合作社则提供种植劳务,只要验收合格,梁自然按每亩810元的标准付劳务费。采用这种方式的土地有9000多亩。
  第二种是劳务分段承包。梁自然将整个生产环节分成9部分。组织了9个劳务专业合作社,对不同生产环节分段承包,总费用也是810元,实行这种合作模式的稻田有1000多亩。
  第三种被梁自然称为农场主式,统一安排了300多亩地,主要起高产示范作用,由种田能手和技术人员组成,每人每月工资1500元。
  此外,他还聘请了8名农业专家,月工资1700元,区、镇政府也配了12名农技人员;租地后,梁自然注册了“道森”优质大米品牌,实施统一良种、防治病虫害、施有机肥、机耕机收等。
  (摘自《半月谈》 2009年第14期 刘建 李松/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