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其
近年来,杭州市萧山区围绕建设总部农业、强队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和服务农业,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和六大发展战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加快了农业转型升级步伐。2009年,全区投入产业化扶持资金1400万元,农(林)业总产值约69亿元,同比增8%,其中蔬菜、花木、水产、畜牧、林特五大特色产业产值58.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5.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390元,同比增10.8%。
1.实施产业差异化发展战略。蔬菜生产上,东片、南片、中片地区分别以建设加工出口基地、配套生产基地和城郊蔬菜基地为方向,发展设施栽培技术,推广高效生态种植模式。花木种植上,围绕做优花木产业的总体目标,优化生产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培育外向型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畜牧生产上,推进生态畜牧业,减少畜禽养殖污染,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发展循环立体经济。林特茶果上,围绕做精林特产业目标,提高品质,提升品牌,引进新优品种,发展杨梅、青梅、蜜梨、茶叶、葡萄等产业。
2.实施产品优质化发展战略。利用种子种苗工程、良种补贴等政府引导手段,扩大良种繁育基地,提高良种覆盖率和集约化供种水平。运用工业生产模式经营农业,制订优势农产品标准,完善农业标准体系。通过加快名牌农产品培育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保护、挖掘,抢占市场制高点,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基地打造自有品牌。
3.实施生产科技化发展战略。重点推广晚稻超高产栽培、蔬菜长季超高产栽培、农作物重大病虫无害化治理、畜禽无害化治理等先进适用技术,应用信息化技术,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4.实施经营产业化发展战略。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支持力度,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多元化市场主体培育,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抱团作战的集团优势。
5.实施服务社会化发展战略。发挥专业服务组织的作用,切实解决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的问题。利用政府扶持、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融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服务机制。
6.实施功能多样化发展战略。改变传统产业以生产为主的特性,赋予农业产业文化、教育、休闲观光功能。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引导城市消费居民面向农业,走进农村,参与农事活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系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