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三农论坛

以原生态为引领 探索山区农业发展之路

  张少啸
  遂昌县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纯天然、无污染、高品质、益健康的原生态农产品,率先在全省把原生态作为县域品牌来培育,实现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效益和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逐步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一、立足山区实际,寻求农业科学发展。由于环境、交通、信息等条件的制约,遂昌缺乏现代化生产方式,设施农业发展缓慢,但却拥有独具特色的农耕文明。这是遂昌谋求农业科学发展的后发优势所在。作为浙西南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遂昌良好的生态环境又是其最大的比较优势。顺应农产品消费结构的变化,迎合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市场需求,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原生态农产品,是遂昌主动参与到“长三角”发展区域功能分工的科学定位,是现阶段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崭新途径。
  二、强化扶持引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遂昌县将原生态农产品培育作为全县农业工作的中心,成立了原生态农产品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原生态农产品培育行动计划,加强对培育和发展原生态农产品的合作社、企业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2009年,全县安排8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原生态农产品的宣传、指导、管理和营销等工作。同时,遂昌县在利益导向、种养技术支撑、质量监管、市场准出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发展原生态农产品的强大政策推力。
  三、开展培育试点,健全质量追溯机制。遂昌县确定土鸡、土猪、土牛等8个品种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建立首批10个原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在每个基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严格按技术规范生产。借助省、市专家和学者的力量,遂昌县制定了8个原生态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为原生态农产品培育试点提供技术支撑。收集整理农产品优秀品种选育、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建立原生态农产品生产技术资料库。注重引导畜禽养殖回归传统、农作物种植回归生态本原,并赋子原生态农产品产业化、组织化内涵。据初步统计,2009年全县原生态农产品产值达1799万元。
  四、依托文化和旅游,创新产品营销模式。遂昌县通过常态化的文化节庆活动,为原生态农产品提供了不间断的交流和展示平台,不仅弘扬了传统农耕文明,体现了农耕文化,而且宣传了原生态理念,带动了原生态农产品的销售。同时,遂昌县明确高端定位,坚持两条腿走路,全力打开两个市场。一是请进来。以旅游市场为依托,将原生态农产品作为重要的旅游商品统一加以开发、包装、宣传、推销,让游客亲身感受和品味遂昌的原生态农产品,培育“家门口”市场。二是走出去。以高端消费人群为突破口,通过建立网上市场,在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窗口,举办原生态农产品推广周、推介会等,把产品推向市场,最大限度让农民受益。
  五、突出规划引领,打造特色区域品牌。作为“以休闲旅游为引领、一二三产统筹协调发展的山区经济发展模式”的破题之举,遂昌原生态精品农业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探索,已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惠及全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县里决定将原生态作为一个区域品牌来统一打造,制定了原生态精品农业发展规划,力争通过3年努力,建设十大原生态精品农业园区、百个原生态农产品生产核心基地,全面限制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激素。坚持规划引领、政策保障、科技支撑和服务配套,以“自然的环境、生态的理念、传统的方式、健康的品质”为目标,生产更多凸显自然之美的优质农产品,全力打造独具魅力的原生态精品农业生产基地县。 (作者系遂昌县农业局局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