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正迎来密集出台期。仅7月28日一天,国家发改委就联合多个部委一次性发布了三个政府文件,都跟农产品相关,分别涉及大宗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和机制、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粮油收购政策以及《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随后两天,国家发改委又就玉米进口、农业机械化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
《关于严格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粮油收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说,将严控利用灾害天气哄抬粮价,对违法企业执行取消政策性粮油收储资格,三年内不得从事政策性收购的处罚,对已经收购入库的要退出政策性库存统计,扣回费用利息补贴。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强调,国家有关部门将通过增加投放量等措施加强玉米市场调控,近期还将对玉米市场购销秩序加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不法行为,确保国内玉米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
在近日所有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项是骨干企业将被“收编”进入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按照国家发改委等12部委发布的《关于发挥骨干企业积极作用健全和完善政府对大宗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和机制的通知》,类似中粮集团这样的农产品“巨无霸”或将在中央以及地方的农产品宏观调控中占据重要位置。上述部委表示,政府在确定调控目标和调控手段时,要考虑企业的正常运营成本与合理利润,建立必要的利益补偿机制,使政府意图和企业利益趋同并用法律、行政方式予以明确。
分析人士认为,发改委如此密集地发布涉农政策和信息,所指向的都与农产品价格的调控相关,凸显政府管理通胀预期的决心。
(摘自《经济参考报》 陈伟 白田田/文 2010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