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生物移民”逼绝“土著生物”

  目前我国各省(区、市)均发现外来入侵种,从森林、农田、水域、湿地、草原到城市居民区,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中均可觅得外来入侵种踪影。据估算,这些生物界的“合法和非法移民”,导致的损失非常严重,我国每年因它们损失达数千亿元。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一份文件中,提及我国“几乎所有的生物类群都有入侵种”,如入侵我国40余种的动物中,涵括了哺乳类(麝鼠、松鼠、海狸鼠等)、鸟类(小葵花凤头鹦鹉、虹彩吸蜜鹦鹉、加拿大雁、爪蛙禾雀)、两栖类(牛蛙)、鱼类(草鱼、鲢鱼等)、昆虫、爬行类、甲壳类等,光是外来杂草就有108种。
  专家指出,外来入侵种通过竞争排挤本地种,或直接扼杀本地种,或分泌化学他感物质抑制其它物种生长,从而减少本地种的种类和数量甚至造成本地种的濒危与灭绝,危害本地生物多样性。一些入侵物种还是新疾病的病源,直接威胁人类健康。例如,原生于北美的豚草,目前已入侵到我国15个省(区、市),其花粉会引起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等。
  “据统计,美国、印度、南非等国家因入侵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达到1500多亿美元、1300多亿美元、800多亿美元。保守估计,外来入侵种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每年达数千亿元,仅每年用于清除凤眼莲的费用,全国就超过亿元人民币。”专家说。
  (摘自《羊城晚报》陈强/文 2010年7月25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