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生态专家杨邦杰近期从祁连山调研回来,那里的情况很不乐观:作为敦煌最后一道绿色屏障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6万公顷区域中仅存11.35万公顷湿地,且因水资源匮乏逐年萎缩,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这块湿地逼近。
祁连山是西北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地、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如果湿地消失了,对西北的生态环境乃至东部的影响都是不可想象的。”杨邦杰说。
祁连山是中国湿地现状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湿地开垦面积达1000万公顷,约三分之一的天然湿地存在着被改变、丧失的危险。
杨邦杰曾是农业部农业资源监测总站站长,透过遥感监测,他看到了过去这些年中国整个土地利用格局的大转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江淮平原、成都平原,大量的水稻田变成了城市、高速公路;东北大量的湿地被开垦,变成了耕地。
在新一波的城市化以及产业转移的浪潮中,这个趋势并没有明显放缓的意思。有识之士呼吁,要像保卫耕地红线一样保卫湿地红线。(摘自《中国经济周刊》 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