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调查显示:大学生村官正为农村注入活力

  近日,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的师生们到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连云港市灌南县、宿迁市泗阳县,对当地大学生村官进行调查,通过调研发现,大学生村官作为一支新生力量,正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注入新活力。
  盐城市滨海县八巨镇大学生村官严栋东自2007年上任以来,联合八巨镇其他5名大学生村官先后创立了包括生猪养殖、杭白菊加工等项目在内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带动周边1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她说:“农村经济不发达,必须在经济上动脑筋,这是现实的需要。”
  泗阳县大学生村官苏以和借助货运客运站等的建设,大力招商引资,给当地农村带来很多商业机会。目前,该村正在筹划建设占地400亩的水上游乐园项目,他不仅成功引进浙江商人注资加盟,还发动村民入股。
  为何大学生村官如此“热衷”于创业招商?苏州大学社会学院高峰教授表示,“这有助于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在基层开展社会管理。大学生村官要想真正融入农村,赢得农民的认可和尊重,顺利实现村务管理,就必须在增收富民、发展经济上有所作为。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威信,再开展社会管理工作时,自然得心应手。”
  苏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马德峰认为,以经济建设为着眼点的大学生村官,社会管理行为并非是大学生村官工作和乡村社会诉求的最终落脚点。“致富很重要,但不是基层社会管理领域的唯一任务。”他认为,随着村民脱贫致富、百姓安居乐业后,村容村貌的治理、乡村文化的建设以及村民生活服务将成为大学生村官社会管理工作的核心议题。
  马德峰认为,当地政府部门应在工资、福利等方面给予大学生村官一定的政策优惠,解决其后顾之忧。另外,政府部门还要给予大学生村官更多的自主性,鼓励大学生村官更好地从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对作出突出业绩的大学生村官采取组织提拔的策略“给位子”,给予他们更高的发展平台。
  (摘自《光明日报》苏伟姗/文2011年8月24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