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畜牧兽医

上半年养猪挺“吃力”

下半年走势难乐观

  据省畜牧兽医局消息,上半年我省畜牧业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生猪养殖形势略紧。从调查统计来看,一季度,养猪还有效益;二季度,因为猪价持续下跌,而玉米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普遍上涨,部分养猪企业开始出现亏损。业内人士分析,由于目前生猪总体存栏量较大,母猪存栏量增加,下半年猪价走势难言乐观。
  上半年,我省生猪存栏1446.08万头,累计出栏肉猪1185.23万头,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84%和2.75%。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末,全省能繁母猪存栏163.45万头,同比增长5.70%,环比增长0.34%,占生猪总存栏的11.3%,总体处于高位。另外,从能繁母猪信息预警系统数据分析,目前存栏母猪中,1-3胎青壮年母猪占67.9%,母猪生产能力处于高位。
  猪价自去年12月中旬开始逐步回升,至1月19日达到每公斤17.43元的高点后,上半年基本呈持续回落态势,6月7日跌至每公斤13.37元,比今年最高点下跌23.30%。6月28日,全省活猪均价为每公斤13.56元。
  今年以来,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上半年全省玉米均价为每公斤2.56元,同比上涨9.78%,全省平均猪粮比为5.99∶1,低于去年同期的6.78∶1。据对全省18个生猪监测县420户监测户统计,一季度,生猪头均盈利200-300元。4月份,每出栏1头100公斤的肉猪,养殖成本为1400元,头均盈利约120元。但自5月下旬以来,每头出栏猪亏损60-100元。
  据分析,今年生猪价格下跌基本符合去年生猪生产的调控预期,一是出栏数增加,屠宰量减少。受连续两年高价格的市场拉动和各项扶持政策的激励,全国性生猪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出栏和存栏量持续增长。而与此同时,屠宰量没有相应增加。二是出栏体重增大。受猪价持续下跌和养殖户“卖涨不卖跌”心态的影响,部分商品猪推迟出栏,生猪出栏体重普遍增大,当前生猪出栏体重普遍达到125-150公斤(一般正常为100-110公斤),相当于单只猪增加了25%-50%的供应量。三是省外调入量增加。据对我省14个公路动物检查站数据统计,1月1日至6月15日,全省共报验活猪108.19万头,同比增加18.19%。
  业内人士分析,尽管受年初持续阴雨气候影响,仔猪腹泻病多发,存活率下降,但因前期养大猪,预计今年第3季度可出栏生猪数量基本正常,同时,受夏季高温影响,消费趋淡,供应量不减而消费在减,受此影响,猪价将维持较低水平;而从母猪存栏增加及种猪销售旺盛的情况推测,四季度猪价走势仍然不容乐观。 任 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