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咯鸡,赶海去喽!”听到史久耀响亮的吆喝声,3000多只母鸡顿时兴奋地扑展开翅膀,咯咯叫着,跟着主人奔向海涂。不会游泳的它们在主人的保护下,选择较硬的滩涂散步,有些啄食小海鲜,有些用双脚在海涂上“画竹叶”。史久耀自豪地说:“我是这支‘海上娘子军’的总司令。”
半年前,史久耀从外地引进3000余只在象山县已经绝迹的“原种象山鸡”。这支“娘子军”驻扎在该县新桥镇海丰村蛤沙港畔,一望无际的海涂和几百亩山林成了它们的“家”。“这是我们象山以前的鸡种,身形小巧,善高飞,产出的蛋个小、品质好。”史久耀说,“好鸡种还要配上好的养殖模式,才能产出高品质的鸡蛋,所以从这些母鸡引进的第一天起,我就培养它们‘下海’。”
晴天,史久耀会选择退潮时段带领母鸡到海边玩耍、觅食;涨潮时,母鸡就在广阔的山林里玩耍、捉虫子吃。偌大的养鸡场没有围墙,任由母鸡们“上山下海”。但母鸡们很“懂事”,要产蛋了,要睡觉了,都会主动回鸡舍,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床铺”,从不乱占位置。母鸡伙食以当天捕捞的海鲜为主,史久耀备了好几张渔网,每天从海里捞些小海鲜喂鸡,还备有海苔、杂鱼干等“零食”,掺一点玉米粒,磨成粉,天天给母鸡当零食。“赶海”半年后,这些母鸡渐渐长大,能产蛋了。产出的鸡蛋个儿小巧匀称,蛋黄呈桔红色,蛋清特别浓,口感醇香。尽管每枚售价高达2.5元,还是供不应求,顾客纷纷上门预定。 郑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