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法制

被骗、车祸、欠薪,重庆老人遭遇“温囧”

瓯海警方一次次雪中送炭让他感受“温”暖

  •   “王警官,我在这边很好,请不要挂心,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2月16日中午,重庆67岁老人李冰拨通温州瓯海公安分局娄桥派出所的电话,那头接电话的是副教导员王成瑛。听完老人的话,王成瑛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下了。
      一年前,李冰在温州打工,接连遭遇工友诈骗、车祸骨折、老板欠薪等不幸,可谓历经沧桑。幸运的是,他得到了瓯海民警的帮助,而今顺利返回家乡。这一年来,娄桥派出所的民警成了他无助时的依靠。
    老人惨剧接连不断,民警屡次“雪中送炭”
      “我的1万元工资被人骗走了,一定要帮帮我!”2015年2月14日,操着口浓重重庆口音的李冰,急匆匆走进了瓯海公安分局娄桥派出所接警大厅。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派出所,从此与民警结下不解之缘。
      根据老人的供述,警长潘长克立即介入调查。原来,李冰在温州务工赚了点钱,但是不会操作取款机,于是托一名“好心”工友张某帮忙。不料,这名工友取走了老人1万块血汗钱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很快,潘长克就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但此时,张某已将赃款挥霍一空。见老人拿不回血汗钱,潘长克反复做嫌疑人的思想工作,还自掏腰包资助老人。
      祸不单行,不久李冰又因车祸大腿骨骨折。在医院,医生找不到家属,只好根据老人的讲述,联系上了“好人”潘警官。原来,李冰的妻子已经过世,唯一的儿子多年前就离家出走,而他身处异乡,无依无靠。获悉情况后,潘长克不仅多次到医院看望,还发动全所民警伸出援手,为老人捐款,送日用品。
      李冰出院后,潘长克把无家可归的他送到救助站。然而,不幸再次降临,老人原来打工工地的包工头戴某失联了,而他还有1万元工钱没拿到手。潘长克多方打听,终于联系到在外地的戴某,但对方称遇到经济困难,目前无法支付拖欠工资。于是,潘长克一边做包工头思想工作,一边和教导员麻晓军商量着,帮老人寻求法律救济。在当地法院支持下,民警为他申请到了5000元救助金。
    讨薪之路一波三折,派出所成“温暖之家”
      因拿不到工钱,李冰情绪低落。为了睡得踏实,他干脆搬出救助站,卷起铺盖睡到娄桥派出所值班室。“小潘,还是你们这里踏实!”李冰说。
      但是,一直住在派出所里,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所长陈昌多次和当地敬老院沟通,终于安排李冰住进去,为他找了个临时的“窝”。此后的几个月里,李冰开始在敬老院和派出所两头跑。每次看到潘长克,总是激动地上前紧紧握手。
      为了尽早帮老人讨回工钱,潘警长几乎每天给包工头打一通电话,理法并重,劝他早日凑钱还给老人。对方虽然答应,但称一时困难拿不出钱。2016年年关将至,就在李冰几乎放弃了讨薪的希望时,事情终于有了转机:戴某经济状况好转,正筹钱准备支付工资。
      2月4日,李冰从教导员麻晓军手里接过了被拖欠的工资。随后,民警帮他买了次日返回重庆的车票,圆了他回家过年的梦。临行前,王成瑛把老人带到派出所刚建成的“温暖之墙”,给他添了一条围巾和两件棉大衣。此时,老人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真的不知道如何表达谢意,如果我还来温州,一定会去娄桥看你们!”
      2月5日,天气格外晴朗,李冰踏上返乡的客车。他忍不住一次次回头,眼眶充满了泪水。
    周馨怡 赖冰山
    图为民警为李冰穿上派出所“温暖之墙”捐赠的冬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