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德兴市龙头山乡暖水村,塑料袋、旧电池、易拉罐、香烟头等不再是随手丢弃的物品,而是村民眼中的“宝贝”。在这里,一块肥皂价值80个废旧塑料袋,40个旧电池或200个香烟头。
从曾经的“垃圾围村”,村民苦不堪言,到如今村民主动捡拾垃圾,这些都源自今年4月19日暖水村设立的“垃圾兑换银行”。“以前几乎天天都要到河里去捞垃圾”,乡清洁办主任董维维说,现在只需坐等村民拎着垃圾上门。
走近这间特殊的“银行”,只见门口整齐摆放着4个绿色分类垃圾箱。“银行”里设有垃圾回收登记区和生活用品兑换区,墙上醒目位置挂有“‘零存整取’制度”、“累计积分’制度”等标示图。在生活用品兑换区内,既有肥皂、纸巾、黄酒等生活用品,也有铅笔、笔记本等学习用品。
今年65岁的村民王秀英开始并不相信,“垃圾怎么可能换东西呢?”几天里她从自家和路边收集了160个废旧塑料袋,拎到“垃圾兑换银行”兑换了两块肥皂。“没想到垃圾也能换东西,以后不乱扔了,都要收集起来!”
截至目前,暖水村有500多名村民参与垃圾兑换商品活动,共收集塑料袋、旧电池等生活垃圾800多公斤,日均15人次参与,日均兑换垃圾20多公斤。
龙头山乡乡长蒋鹏程介绍说,“银行”将收集来的垃圾通过“回购”、旧物改造、制作酵素等途径,进行有效利用。“不指望‘垃圾兑换银行’解决所有问题,但它的确提升了村民的环保意识,起到了垃圾减量的效果。”“下一步将把‘垃圾兑换银行’的做法在全乡6个村推广,让这一模式深入人心,带动全乡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蒋鹏程说。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程迪/文 2016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