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锐在《中国青年报》撰文说,在乡村振兴蓝图中,特色小镇被视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精品工程,同时也是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的重要支点,由此昭示了特色小镇今后的发展将更加贴近乡村振兴的脉搏与心脏。
特色小镇的发展要贴近乡村振兴的心脏,最重要的就是防止小镇的产业空心化以及产业房地产化。未来特色小镇在产业选择上有必要突出升级空间更大的科技创新型、工业发展型和农业服务型产业,这样的产业布局有利于特色小镇与乡村产业的对接与融合,同时还能利用区位优势引进大都市的要素资源,进而更有力地朝着乡村产业辐射。
当然,特色小镇并不是纯碎的产业聚集地,而是一个绿色、健康、美丽的民众宜居新空间,为此,核心产业周边还须建立起房地产、教育、文化、医疗、环保等多重产业,也只有这样,特色小镇才能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型乡村互相对接。但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产业怎么搭配,都应当突出核心产业对资源要素获取的领先优势与绝对份额。故此,在特色小镇建设上,有必要设定一些产业硬指标,如必须至少有一到两个核心支柱产业,且旗下能形成20个以上企业集群,贡献财政收入4亿元以上;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占地规模不得超过15%等。为此,国家层面可以考虑建立一套客观科学的动态评价机制,及时、果断地叫停那些破坏生态环境、加剧产能过剩、低端产业循环以及变相举债建设的特色小镇,同时,特色小镇也要严格控制数量,在高质量的对标中不断优化整体结构。也只有这样,特色小镇才能与美丽乡村一起联袂打造出全新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