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石川在《中国青年报》撰文说,不下基层不进村,不进农户不走心,这样的扶贫干部未免太不接地气。“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俯下身,沉下心,常到贫困户家里走一走,才能知道哪些人贫困、贫困在哪里、需要怎么样的救济,从而更好地找到脱贫之道。质言之,要想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就必须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到贫困户家里的矮板凳上坐一坐。
“脱贫攻坚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这不仅需要娴熟技巧,更需要扎实作风。技巧不足尚可宽宥,态度不到位须被究责。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一些扶贫干部也进入了倦怠期,一种是耍奸使滑,能省力气就省力气;一种是后劲不足,缺少冲刺精力。对于前者,自然应该严肃问责,如果不作为却高枕无忧,必然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脱贫攻坚工作。而对于后者,则需要适当减减压、鼓鼓劲。减压,不是减责,更不是放松、停顿、懈怠,而是在责任意识支配下,让扶贫干部更加精神焕发地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