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周刊

进城农民张健康

离婚记

  曾经,从打工仔干到小包工头,进了城的张健康一门心思想着“挣了钱把老婆孩子接来”。但最终,城市里的诱惑,让他放弃了原妻——那个“文化素质不高”、不能“理解”他的农妇。
  据河南省项城市人民法院统计,进城务工农民离婚率正在不断上升,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离婚案在农村离婚案件中所占比重较大并逐年上升,2004年占62%,2005年占69.2%,2006年占到了79%。张健康离婚的过程,恰恰代表了一部分进城务工农民在见过世面、腰包鼓起之后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和配偶“眼界距离”不断拉开,进而“情途迷失”的过程。
进城了,离婚了,迷茫了
  35岁的张健康和妻子历经几年“冷战”、“热战”的反复之后,最终离婚,张健康“净身出户”,财产都给了妻子。张健康原想着离了婚就会有一种“解放了的轻松感”,但从2003年前后开始,夫妻俩打打闹闹,丈夫先起诉、后撤诉,妻子反过来起诉、最终解除婚姻的马拉松式离婚终于画上句号时,他却有了一种“空空的感觉”:“不是后悔,是迷茫……”
  张健康是河南项城人,1992年,通过媒人介绍,他和同龄的曹红结婚,婚事由父母包办。这一年,两口子都才20岁。结婚第二年,他们有了一个女儿。1994年,张健康跟老乡到西安做建筑防水。一连几年,张健康都是做小工,一个月挣六七百块钱。“每年麦收和过年的时候才回家。我承认,那时候俺俩还很亲,把钱交给老婆,一家人其乐融融,心里头要多得劲有多得劲。”
  这期间,张健康最大的愿望是挣了钱把老婆孩子接来。
“繁忙”丈夫和“唠叨”妻子
  1999年,张健康的一位初中同学邀请他到郑州合伙搞防水,他让妻子借了她哥哥8万元入伙。这一年,他包到一些小工程,当年就还清了借款。2000年,小有积蓄的他在郑州燕庄租了一室一厅的民房,把妻子和一儿一女接到了郑州。“当时我满意得很,想着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曹红抹着眼泪告诉记者,“他也没接过大活儿,可每年除去花销也能挣个五六万,我给他做饭,操心孩子,谁知道后来他有了俩糟钱儿心就变了。”从2002年夏天开始,曹红就注意到原来晚上10点前就能回家的丈夫经常到凌晨一两点才回家,甚至根本不回来。对此,丈夫的回答是,防水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发包方也越来越难伺候,要请人家喝酒、洗澡、打牌等等。曹红还是不放心,开始频繁地提醒丈夫:“可别在外找女人。”“她那叫‘提醒’吗?她那是唠叨,是胡闹,她到工地上找我,找不到就在工地上骂,简直就像个母老虎。张健康对记者说,“曹红越这样我越是烦她,越不想回家……”
  张健康在曹红再一次大闹工地之后第一次吼出“离婚”两个字。从此,“离婚”成了两人吵架时的必提内容。2004年秋天,曹红带着孩子赌气回了老家。
3天通话76次的号码
  离婚之战并没有因为曹红回老家而休止。她常常半夜拨打张健康的手机,开始两个人是在电话中对着吵,后来张健康不接电话或者干脆关机。
  尽管当时没有证据,曹红仍坚持认为:“他有钱了,见世面了,看不上我这个小学毕业的农村妇女了。为了维持这个家庭,再说,离婚在农村是很丢人的事儿,我不同意离。”她说,从此张健康连生活费都寄得少了,有时几个月都不寄钱。
  2005年春天,曹红跑到郑州向张健康要生活费,但在工地却没找到他。受电视剧中妻子查丈夫通话记录的启发,她打印了张健康的通话记录单,发现有一个号码经常和张健康联系,有一次,在3天内与这个号码相互拨打76次,张健康发给这个号码的短信也很多。她拨通这个号码,证实对方是个女的。几经周折,曹红弄清了张健康和“那个女的”的租住处,并在当晚把他俩“活捉”……这一次,曹红带回老家的是几处伤痕,张健康脸上也永远留下了一道疤。
  10天后,张健康回到项城向法院递交了离婚诉状。法庭调解时,曹红提出,离婚可以,但所有存款和家里的房子都归她所有,俩孩子的抚养费一次付清。“这等于让我净身出户,奋斗这么些年,啥都没有了,我犹豫了,只得撤诉。”张健康告诉记者。
  离婚之战打打停停,“冷战”、“热战”间杂,又过了两年。今年6月初,张健康返乡参加老同学父亲的寿宴,夫妻俩再度发生冲突,这次曹红被打骨折,后经鉴定为轻伤。
  出院后,无望的曹红向法院递交离婚诉状。她提出,要是张健康不想被追究刑事责任,就“净身出户”,并负担两个孩子的抚养费,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等可以不要了。张健康不得不答应。“俺俩都是失败者。”他说。
进城务工农民“婚变”应引起注意
“现在,这种挣了钱丢了家的现象在农村中已屡见不鲜,张健康的婚变经历基本涵盖了多数进城农民离婚的基本要素。”有十余年民事审理经历的项城市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陈书冉说,“比如离婚原因——不外乎是外出打工有了外遇、夫妻有一方或两方存在婚外同居、当初结婚草率缺乏了解或者家庭暴力等,如同张健康的案子,这类离婚案在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上,双方的纠葛比较多。”“打工外遇型”,被列为产生农村离婚案的头号原因,实际上,其在农村离婚案中所占比例也是最高的。外出务工家庭大概分三种类型,单一外出型、双方外出型、轮流外出型。无论哪一种,夫妻都难以有相聚的机会,长期的分居生活,难以培养起真正的夫妻感情,原本就不牢固的婚姻能否经得起外界环境的冲击就可想而知了。“由他们离婚带来的单亲家庭增多、再婚困难、抢夺财产、争养子女、规避债务甚至诱发恶性事件等社会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在倡导婚姻自由的同时,探讨如何保持这个群体的家庭相对稳定,是新的综合性的课题。”法官王凤梧说。(摘自《大河报》刘忠文 于扬/文)
纪 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