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周刊

两大板块挤压引发汶川强震

  印度板块一直挤压欧亚板块,使得中国大陆绷得越来越紧,能量只能在一个地方释放,四川汶川就是这个最薄弱的环节。日前,中科院研究生院地学院副院长、地球物理学博士魏东平,这样分析汶川大地震的成因。
  据魏东平介绍,青藏高原不断东移,处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中国大陆长期受到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引发地震的力是一直存在的。地震学上有一个“弹性回跳理论”,当这种挤压力到达一定限度,必然要释放出来,地震是“加最后一根稻草”的结果,但这根稻草会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不过他表示,像汶川这么大的地震,发生几率是非常小的。
  此次汶川地震发生后,有人质疑地震学家为何事先没有预测,对此魏东平认为,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十分困难。他解释,影响地震预测的因素非常多,如重力、地磁、地电、地热、地下水、地声、光、空间观测、动物反应等,任何一种现象出现异常,也不能就此判断发生地震。就拿“地震波速比”这一指标来说,从仪器上可观测到波速比有变化,但并非地震一个因素会导致出现波速比变化,如大型水库蓄水、久旱逢大雨等因素也可导致。(摘自《北京晚报》 蔡文清/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