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来,上虞市围绕“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的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全市共培训农民20万人次,核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3万多本,切实提高了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健全组织 注重激励
上虞市强化组织保障,层层建立组织机构,负责农民培训转移工作,还在全市360个行政村配备了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联络员。全市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职能部门主动抓、专职人员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同时强化政策激励。创业培训补助标准由原来人均300元提高到800元。对支持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的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奖励,对成功介绍培训农民就业的职介机构也给予一定的补贴。
创新载体 落实措施
创新载体抓培训。2004年开展“一人一期一考一证一档”的基础规范工作;2005年开展“帮助农民学一门技术,找一个岗位,增一份收入,富一户家庭的‘四个一’活动”;2007年开展以创业创新为主题的创业培训,邀请上海市黄浦区有关专家对上虞市的创业项目进行设计,并组织开展项目论证,共搜集到创业项目45个,免费提供给学员。2008年,为使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更加体现农民的意愿,在乡镇(街道)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引农民进教室,送岗位到农家”的结对帮扶活动,全市共有3958名干部与4000余名培训农民结对,共帮助寻找就业岗位3798个。
围绕需求抓培训。针对该市块状经济发展,特别是机电、灯具、机械等行业发展的需要,加强与大企业的联系沟通,开展订单式培训,全市已有23376位农民实现了转移就业。针对农产品营销队伍薄弱,现代农业开发、休闲旅游蓬勃兴起的实际,重点做好农产品经纪人、农家乐业主等为主体的创业培训,全市已有900余名农民到农业企业就业或自办农家乐。
完善服务 注重实践
培训服务。对每位参训学员实行全程服务,并对培训后转移的农民进行动态跟踪,对创业农民所招用的职工开展免费技能培训。
信息服务。通过农业信息网和劳动保障网及时将有关培训信息、项目信息向社会公布,开通了网上答疑和组建创业指导志愿专家团,由有关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指导,解决农民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各项难题。
跟踪服务。在农民创业过程中遇到资金、场地等困难时,各部门全力配合,切实帮助解决困难,近年来,已为80多名学员解决了100余件实事。
加强管理 长效规范
建立投入管理机制。上虞市财政每年拨出 388万元培训经费,用于农民培训转移的基地建设、培训费用、转移补贴等。强化考核激励机制。把农民培训转移工作列入乡镇(街道)的目标岗位责任制,检查考核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完善基地管理机制。对培训机构的资格、培训与考核、培训教师、检查与监督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在教学管理方面建立了再就业培训效果评估制度,把培训合格率、培训后再就业率、创业成功率以及学员满意度,作为评估考核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