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后期以来,青海湖及其流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风沙侵蚀、草地退化、渔业枯竭、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数据显示,青海湖每年缩小的面积相当于一个杭州西湖。
国家林业局湿地专家印红指出,青海湖生态的日益恶化,与环湖地区人类过度开垦与放牧直接相关。为发展生产,青海湖环湖人口已由原来的2万多增至现在的9万多。
水是青海湖生息的源头。浇地、建设用水,青海湖上游的大部分河流被人们筑坝截流,不少已经断流、干涸。水位下降使青海湖变得越来越咸。水质的变化同时威胁湖体生物的生存与繁衍。鱼类资源锐减,致使迁徙鸟类生存受到威胁,青海湖鱼鸟共生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整个青海湖生物链变得脆弱。由于鸟类数量减少,青海湖畔广袤草原虫灾不断,更加快了草场退化的脚步。
在进行了深刻反思后,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开始实施。然而,生态修复依然任重道远。有专家认为,仅从青海湖及其周边环境的角度来考虑解决问题,还不是治本之策,应把青海省、青藏高原作为一个整体,从更大的生态系统角度来思考,才能彻底恢复和保持青海湖原有水草丰美、鸟翔鱼跃的自然风光。
(摘自《半月谈》2010年第21期 文贻炜 姜辰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