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农产品流通体系缺法制监管

  游资炒作致使今年以来的农产品价格上涨明显背离价值规律。部分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利用自身掌控的生产基地和市场销售会员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自身非正规利益的寻租,与炒家联合制造、发布虚假信息,形成利益共同体,分享炒作农产品带来的高额利润。
  “农副产品价格暴涨背后所存在的部分人哄抬价格、牟取暴利实际上是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违反了价格法的规定,应该坚决打击。市场里应该是公平竞争自由交易的,如果人为地控制投放在市场里的产品数量,比如说提前把一些农产品大量地购买下来,然后再有控制地挤牙膏式的出售,这其实就构成了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中国人大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炒作行为被刑事责任追究的很少,行政处罚也没有及时到位,因此导致这种现象屡有发生。我觉得,物价部门、工商部门甚至公安机关应该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快捷高效的联动执法合作监管机制,加大处罚力度。”
  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负责人提出,要防止游资炒作农产品行为的发生,必须提高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法制化水平,包括建立针对农产品流通经纪人买卖行为的相关法律。
(摘自《法制日报》杜晓/文 2010年11月24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