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豪 文/摄
龙游县龙游街道渡贤头村的张宝林夫妇已经70多岁了,儿子生活不能自理,夫妇俩靠就近打零工谋生。2017年起,全家开始养殖“龙游飞鸡”,生活慢慢有了改善。“养殖‘龙游飞鸡’,鸡苗、饲料等几乎都是免费的,去年全家收入有4.5万元。”张宝林说。“龙游飞鸡”的创始人陈涌君是位“85后”、天津人,在上海和杭州都有自己的公司。
陈涌君告诉记者,2016年,他到龙游出差,当吃到第一口鲜嫩的鸡肉时,就迷上了这种形似矫健麻雀般会“飞”的鸡。后经市场调研发现,这种鸡体小羽密,肉质鲜美,产蛋率高,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但农户经常遇到卖不出去的困境。
2016年底,陈涌君开始收购龙游农户手中的麻鸡和鸡蛋,卖到上海、杭州等地。由于农户生产的鸡和蛋品质参差不齐,公司一度处于亏损状态。“当时想过放弃。”陈涌君直言,但当他看到当地的贫困户、留守老人以及一些残疾人艰苦的生活后,他决定把这件事做下去,让农民们富起来。
2017年5月,陈涌君开始打造“龙游飞鸡”系列标准,免费为农户提供鸡苗、饲料等物资,对按标准生产的鸡和蛋实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想养殖“龙游飞鸡”的农户,须上报所在地村“两委”审核通过,再到公司报备。“有不良嗜好、违法乱纪的农户,我们一律不考虑。”陈涌君说。
就这样,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龙游县15个乡镇(街道)、500户农户加盟了”龙游飞鸡”的养殖大军,养殖规模达10万-15万羽。“通过养殖标准肉鸡、生产鸡蛋,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龙游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凭借“龙游飞鸡”模式所传播的扶贫以及产业发展理念,陈涌君站上了全国工商联的讲坛,和全国150位民营企业家分享他的“龙游飞鸡”模式,成功跻身国务院扶贫办导师人才库。
被采访者感言:“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重庆调研时强调,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陈涌君说,“我们接下来的目标,就是让家家有鸡养、人人有钱赚。”陈涌君和“龙游飞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