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 文/摄
在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龙山村,有一个名叫“谷堆乡创”的乡村小型综合体,这里原先是一座废弃的粮仓,如今在“80后”大学生蒋晓锋的妙手改造下,成为了一个乡村振兴服务平台。
蒋晓锋说,大学毕业后,他一直从事装修设计工作,收入可观。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龙山村写生,这里优美的风景和厚重的历史底蕴打开了他心中的乡村情结。
“当时我就想,为什么不能将村里的闲置资源利用起来,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呢?”蒋晓锋介绍,刚开始投身乡村创业时,家人朋友都表示不理解,他们觉得走出农村在城市扎根是许多农村人梦寐以求的,为何要重回农村?虽然遭到不少质疑,但为了那份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蒋晓锋还是义无反顾地决定去广阔田野闯一闯。
2017年,蒋晓锋带领团队成立了浙江谷堆乡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龙山村承包了一座废弃的粮仓,开始建造“谷堆乡创”基地。蒋晓锋说,“谷”代表着五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就好比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人才;“堆”就是把这些人才汇聚起来,以产生巨大的能量。随后,蒋晓锋从黑龙江、湖南、绍兴等地招揽了一批有返乡志向的年轻人共同创业。
现在,“谷堆乡创”已建起了乡创学院、乡村振兴书院和乡村美学生活馆。“龙山村是典型的‘空心村’,村里基本是老年人,以种茶采茶为生。我们开设技能课程,无偿培训村民;引入‘共享厨房’的概念,帮助村民开设农家乐,对他们进行礼仪、卫生、着装等培训。现在村里已有11家农家乐。”蒋晓锋介绍,他们还通过举办稻谷节、年糕节、乡村音乐节等活动吸引游客,为村集体增加收入。“我觉得,乡村振兴关键是文化的振兴,理念的振兴。”蒋晓锋说,“谷堆乡创”的最终目标是为各级政府、乡村、旅游从业者提供专业的规划设计、人才孵化、技术指导等服务。自“谷堆乡创”建立以来,已有2万多人次到这里参观、考察、学习,现场会、研讨会在“谷堆乡创”开了一场又一场。“去年,我们为湖州市的杨溇村、施家桥村、龙山村和南山村的村庄改造提供设计服务,参与了美丽庭院提升、景观提升等工作,改造完成后,这些村庄均被评为省级3A级景区。”蒋晓锋自豪地说。
被采访者感言:回归乡村,挖掘乡土文化资源,让乡村与城市共同富裕、和谐发展。能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是我的荣幸。乡村在哪里,我就在哪里!蒋晓锋在“谷堆乡创”基地门口。